一、学院简介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是于1958年创办的师大生物学系,也是学校最早建立的4个理学系科之一。1998年6月,生物系与化学系合并成立天津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010年4月,在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一级学科的基础上正式成立生命科学学院。学院内设10个教研室、党政、学科与专业建设、学生工作等3个职能办公室,以及生物学实验中心和生态记忆展馆2个二级机构。学院现有教职工88人,专任教师68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5人、省部级人才计划23人;获批省部级创新团队3次;多人次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天津市自然科学奖、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最美科技工作者、天津青年科技奖;多人应邀担任国家级重大项目和赛事评审专家。
二、学科建设
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学设有植物学、动物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6个二级学科方向。生物学是天津市重点学科。生态学是天津师范大学的重点学科。环境与生态学学科位居ESI全球排名前1%。。
学院坚持“四个面向”的发展理念,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聚焦国家和天津地区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开展原创研究。近五年,先后承担科研项目196项,总经费4236万元,其中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6项。学院学术创新能力逐年提升,标志性成果水平不断提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包含Nature子刊、PNAS、New Phytologist、Aquature 等刊物上发表文章 460 篇,包含JCR 一区文章 60篇,入选ESI 高他引论文2 篇。累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获得授权专利130 项。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教师专长,凝练研究方向,组建了6个校级创新团队,其中水产动物免疫与内分泌调控创新团队入选“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
三、科研平台
拥有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天津市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天津市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学科群1个和天津市科普基地1个。学院实验室总面积约6900平方米,配备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液质联用仪、分选型流式细胞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等教学实验设备7216台(件)。通过大型仪器智能电源控制系统,实现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为全校师生和其他科研院所提供良好的服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以应用基础研究需求为中心,以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细胞生物学、分子互作研究等核心技术为重点,建立五个分析检测平台:蛋白基因功能平台、细胞结构分析平台、生化分子测试平台、微生物学分析平台、成分分析检测平台。
四、培养体系
学院坚持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的理念,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掌握教育技术的全面人才。拥有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为了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按照一级学科制定博/硕士一级学科培养方案,博/硕导师选聘细则和评价标准,通过建立博士生导师团队指导的制度,充分整合组内不同导师的资源优势,发挥优势互补作用,提升指导能力。目前,学院受聘博士生导师17人,受聘硕士生导师46人。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培养均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五、交流合作
学院实施《生科院学术交流制度》,加强对外开放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等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学术互访合作,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近五年累计邀请学术讲座60多场,受众学生5000多人次。近五年选派5人次青年教师赴美国、加拿大、丹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学术访问与合作研究。教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注重产学研用结合,每年科委选派10名左右学院教师担任科技特派员,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多台大型仪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分析测试。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多次。
六、就业实习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质量,落实“一把手工程”,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拓宽就业渠道,与天津辉瑞、天津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等 6 家企业挂牌合作,与盈科瑞(天津)、天津赫莱恩特等多家企业开展访企拓岗交流合作,建立天津市第一〇二中学、天津师范大学滨海附小等30 余家实习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