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考试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管理 >> 考试大纲 >> 正文
001文学院-635-汉语理论基础考试大纲
2025-10-14 08:12  

天津师范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635汉语理论基础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一、考试要求

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于语言学理论的基本原理、术语、与理论体系以及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现代汉语语音和词汇(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等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

(一)主要题型包括:填空题、简答题、名词解释、分析论述题、解释加点的词义或用法、术语解释题、古注阅读等。

(二)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满分150分。

(五)试卷题型结构:

古代汉语:

1填空题(10 分),共10题;

2.解释加点的词义或用法(10分),共10题;

3.简答题或名词解释(10分),共2题;

4. 古注阅读(20分),共1题。

现代汉语:

1.填空题或名词解释(10分),共10题;

2. 简答题(30分),共3题;

3.论述题(10分),共1题。

语言学概论

1.术语解释题(10 分),共5个小题;

2.简答题(20分),共2个小题;

3、分析题(10 分),共1个题;

3、论述题(10分),共1个题。

三、考试内容

古代汉语:

(一)《古代汉语》(第二册)第五单元

1.文选(所有篇目)

2.常用词(五)

3.古代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头,词尾

(二)《古代汉语》(第二册)第六单元

1.文选(所有篇目)

2.常用词(六)

3.古代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十六)双声叠韵与古音通假

(三)《古代汉语》(第二册)第七单元

1.文选(所有篇目)

2.常用词(七)

3.古代汉语通论(十七)古书的注解(上)(十八)古书的注解(下)

(四)附录

〔附録一〕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表

〔附録二〕汉字部首举例

〔附録三〕上古韵部及常用字归部表

〔附録四〕上古声母常用字归类表

现代汉语:

(一)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现代汉语》绪论部分)

1.现代汉语、汉民族共同语、汉语方言基础知识。

2.汉语方言语音特点。

3.汉语规范化、普通话(可删)

(二)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第二章)

1.语音的性质、单位和记音符号。

2.汉语拼音方案、注音符号和国际音标。

3.音节结构和拼写规则。

4.音变

5.音位

6.语调

7.语音规范化(可删)

(三)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第四章)

1.词汇和词的结构

2.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3.义项和义素

4.语义场

5.语义和语境

6.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7.熟语

语言学概论:

(一)语言的性质、对象与任务等

1.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2.语言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3.语言学的类别

4.语言学科的发展(流派)

5.语言学的功能(交际功能、社会功能、思维功能)

(二)语言符号的性质与特点

1.语言的符号性

2.语言和言语

3.语言符号的特点

4.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层级装置、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三)语音

1.语音学与音系学

2.语音的属性(物理、生理、社会三大属性)

3.音素、音位、国际音标

4.元音、辅音、音节、主流音变

(四)语法

1.语法和语法单位

2.组合规则

3.聚合规则

4.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

5.语法结构与语法的变换

6.语法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7.语法意义、语法范畴与语法手段

(五)语义和语用

1.词汇和词义

2.词义的各种关系

3.句义

4.语用

(六)文字

1.文字的性质与文字的类型

2.文字与语言

3.文字的起源和演变

4.文字的创制和改革

(七)语言的接触

1.社会接触和语言接触

2.语言接触下的词汇与语法

3.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

4.语言的替换和底层(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双语或多语现象;语言换用与底层遗留;通用书面语与地方语;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洋泾浜”与“混合语”)

(八)语言系统的发展及其规律性

1.语音的发展(考察语音变化所凭借的材料、语音演变的规律性、语音对应关系)

2.语法的发展(组合规则的发展、聚合规则的发展、语法发展中的“类推”)

3.词汇和词义的发展(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语替换、词义的演变)

四、参考书目

[1]《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二册),主编:王力,中华书局,2018年版。

[2]《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主编:黄伯荣、廖旭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3]《语言学纲要》(第五版),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