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666 中外文学基础
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考试要求
本科目主要考查对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发展、外国文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
(一)主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二)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满分150分。
(五)试卷题型结构:
当代文学:
1.名词解释题(10分),共2题;
2.简答题(10 分),共1题;
3.论述题(30分),共1 题;
文艺理论:
1.简答题(20 分),共2 题;
2.论述题(30 分),共1 题;
外国文学:
1. 名词解释(10分),共2题;
2. 简答题(10分),共1题;
2.论述题(30 分),共1 题。
三、考试内容
当代文学:
(一)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概念、范围、历史分期及文学思潮流变。
(二)“十七年”文学(1949-1966)
1.“十七年”文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流派、主要文学活动及相关概念。
2.“十七年”小说创作。这一时期主要小说作品、作家及其创作特色及影响。
3.“十七年”诗歌创作。这一时期主要诗歌作品、诗人、流派及其创作特色。
4.“十七年”散文、戏剧创作。这一时期主要散文(包括报告文学)和戏剧作品、作家、流派及其创作特色。
(三)特殊时期文学(1966-1976)
1.特殊时期文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文学活动、主要作家作品及相关概念。
2.特殊时期的潜在诗歌创作和手抄本小说基本创作情况及主要作品。
(四)新时期文学(1976至今)
1.新时期文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流派、主要文学活动及相关概念。
2.新时期小说创作。这一时期主要小说作品、作家及其创作特色及影响。
3.新时期诗歌创作。这一时期主要诗歌作品、诗人、流派及其创作特色。
4.新时期散文、戏剧创作。这一时期主要散文(包括报告文学)和戏剧作品、作家、流派及其创作特色。
文艺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二)文学的性质及其价值与功能
1.文学的性质
2.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三)文学活动的构成
1.文学创作
2.文学作品
3.文学接受
4.文学批评
(四)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1.文学的历史演变
2.文学活动的当代发展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绪论
古代文学:概述、古希腊史诗与戏剧、古罗马诗歌与戏剧
中古文学:概述、但丁
14—16世纪文学:概述、薄伽丘、拉伯雷、塞万提斯、莎士比亚
17世纪文学:概述、莫里哀、弥尔顿
18世纪文学:概述、菲尔丁、卢梭、歌德
19世纪文学(上):概述、海涅、拜伦、雨果、普希金、惠特曼
19世纪文学(中):概述、斯丹达尔、巴尔扎克、狄更斯、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
19世纪文学(下):概述、哈代、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左拉、马克·吐温
20世纪文学:概述、高尔基、肖洛霍夫、海明威
四、参考书目
[1]《中国新文学史(下册)》,主编:丁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文学理论》(第二版)(马工程),主编:《文学理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3]《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