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考试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管理 >> 考试大纲 >> 正文
030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842-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2025-10-14 14:49  

天津师范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842材料科学基础

适用专业:材料工程


一、考试要求

本科目主要考核学生对材料科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材料组成、结构、性能、制备工艺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

(一)主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二)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满分150分。

(五)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50),10题;

2.简答题(50),5题;

3.论述题(50),2题。

三、考试内容

(一)材料结构基础

1.原子结构与键合

要求:掌握四种主要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键)的本质、特征及其对材料性能(如熔点、硬度、导电性)的影响。

重点:键能-熔点-模量之间的关系。

2.晶体学基础

要求:

掌握空间点阵、晶胞、晶系、布拉菲点阵等基本概念。

熟练掌握晶向指数 [uvw] 和晶面指数 (hkl) 的标定方法。

理解晶带定律。

掌握晶面间距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重点:立方晶系晶向、晶面指数的求法和相互关系。

3.金属的晶体结构

要求:

掌握三种典型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BCC、面心立方FCC、密排六方HCP)的原子位置、配位数、致密度、间隙类型和位置。

会计算晶胞原子数、致密度、点阵常数与原子半径的关系。

重点:FCCBCC结构中最重要间隙(八面体间隙、四面体间隙)的位置和半径计算。

4.合金相结构

要求:

理解固溶体(置换式、间隙式)的概念、影响固溶度的因素(Hume-Rothery规则)。

掌握金属间化合物(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的特点。

重点:固溶体和化合物的区别。

(二)晶体缺陷

1.点缺陷

要求:掌握空位、间隙原子的概念、平衡浓度公式及其意义,了解过饱和点缺陷的产生及其作用。

2.位错(核心重点)

要求:

掌握位错的基本类型(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混合位错)及其柏氏矢量(Burgers Vector)的特性。

理解柏氏矢量的物理意义和守恒性。

掌握位错的运动(滑移、攀移)、位错增殖(Frank-Read源)和塞积。

掌握作用在位错线上的力(Peach-Koehler公式的概念)、位错线张力。

了解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反应、交割)。

重点:柏氏矢量的确定、位错滑移的判断、位错反应的条件(矢量守恒、能量降低)。

3.面缺陷

要求:掌握晶界(小角度晶界、大角度晶界)和相界的定义与分类。

掌握孪晶界、堆垛层错的概念。

重点:晶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三)固体中的扩散

要求:

掌握扩散的宏观定律(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及其应用(稳态扩散、非稳态扩散)。

理解扩散的微观机制(空位机制、间隙机制),会计算扩散系数 D = D0 exp(-Q/RT)

理解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温度、晶体结构、成分等)。

重点:菲克定律的应用(如渗碳过程的计算),阿伦尼乌斯公式的应用。

(四)材料的形变与再结晶(核心重点)

1.材料的塑性变形

要求:

掌握单晶体滑移的本质(临界分切应力定律)、滑移系概念及其对塑性的影响(FCC/BCC/HCP结构的滑移系比较)。

掌握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晶界阻碍、协调变形)。

理解加工硬化的现象、位错解释。

重点:临界分切应力定律的计算,加工硬化曲线分析。

2.回复与再结晶

要求:

掌握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

理解再结晶温度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掌握再结晶晶粒大小的控制因素。

了解热加工与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的概念。

重点:区分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过程中组织、性能和驱动力的变化。

(五)相图与相变基础

1.相平衡与相律

要求:掌握相、组元、自由度、相律(f = C - P + 2)的概念及应用。

2.二元相图

要求:

掌握匀晶、共晶、包晶、共析型相图的几何规律、相图分析(相区分布、冷却过程分析、杠杆定律计算)。

理解成分过冷的概念及其对晶体生长形态的影响。

了解铁碳合金相图(重点:包晶、共晶、共析反应),掌握典型成分(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的平衡冷却过程及室温组织,会计算室温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的相对含量。

重点:杠杆定律的应用,冷却过程组织变化分析,铁碳相图是重中之重。

3.三元相图基础

要求:了解成分三角形、直线法则、重心法则等基本知识,能看懂简单三元共晶相图的投影图。

4.固态相变基础

要求:了解扩散型相变(如脱溶沉淀)和无扩散型相变(如马氏体相变)的基本特点。

四、参考书目

[1]《材料科学基础》,主编: 胡赓祥,蔡珣,戎咏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材料科学基础》,主编:潘金生、仝健民、田民波,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157 |